優秀的
車間現場管理不僅取決于在產品制造的過程中管理模式,更應注在車間現場管理時我們應采取怎樣的一個態度,而這些態度不單單是針對某個人的,而是針對整個工廠的,且必須是全員參與的。
加強全員質量意識,整個工序零缺陷 采用合適的方法確保所有產品已確定的保證項目保持在已確定的質量標準范圍內。這也可以說要樹立“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戶”的觀念,質量意識貫徹于整個工序、不制造不合格品、不向下一道工序流送不合格品、還應維持管理這些狀態。而且,應提高操作者每個人的工作技能,各自負責實施已經標準化的工作任務,100%地保證每個人的工作情況能在所制造的產品中反映出來。另外根據設備的條件,當不能控制質量時,應堅決實行計劃性不預防、保養措施,以便形成不生產不良品的條件,保證產品100%在產品規定的標準值內進行生產。
在設定標準操作方法的過程中,如果有很難貫徹質量意識的工序操作,則應將這些情況積極地反饋給技術部門,從根源上進行糾正。
也就是說,車間現場管理中的質量基準的鐵定原則可以說是:
必須實行標準化操作
·在源流指向中必須排除不合格的因素
·絕不生產多余的產品-零庫存
這就意味著應遵守已設定的標準(操作、庫存、生產步數)有條不紊地按照生產計劃進行生產。而且,決不能留有生產過剩的余地。
也就是說應在庫存量最少甚至0的狀態下運作。庫存不僅需要充足的貨架和保管空間,而且需要暫時性的往倉庫搬運,而掌握庫存數量的耗費更是發生浪費工時及浪費成本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庫存品中還存在質量不良及操作遲緩和設備故障等隱患,還要負擔無用的重新制作的人員等,其結果就會發生很大的成本開支。
說是庫存品實際上是將所有的浪費隱藏了起來。由于這種過去的浪費是很難作為現有的浪費被發現,所以有必要在庫存最少量的前提下進行生產。因此制定能夠順利地對應對生產數量和種類變化的生產工藝(人與設備的集約化),積極地推進工序時間的縮短、技能的提高和擴大是非常重要的。
用最少的資源制造產品-杜絕浪費 所謂用最少的資源進行制造是指:實現用最少的人員進行制造;用最少的材料進行制造;所用的設備、工夾具成本也處于最少的狀態。實行車間現場管理中的“杜絕浪費”,堅持“盈利作業”的觀念,推動此項活動。
首先,如果浪費已經表面化了,應從自己力所能及的方面進行徹底的改善。而且,現場不能解決的浪費問題應向技術部門反應。
提高改善的速度,并且與提高自身的素質聯系在一起是解決浪費表面化的重要方法。特別是開發新車、新部件、新設備的時候,是可以從根源上排除存在于現行模式中的浪費的最好機會,將現場所存在的問題和技術訣竅落實到MP信息的結構中去,再反饋給技術部門,在生產設計和工藝設計階段徹底排除浪費的工作是很重要的。而且,要會同技術部門一起制定改善方案,直至改善方案完善,并使此方案在工作中得以實施。
注重人材培養 對于企業來說最重要的財產是人材。說到重視人材,一是應追求一種誰都可以安心、不浪費地操作的工作環境,二是營造一種培養人、讓人的能力能最大限度發揮的工作環境。營造可以安全、安心工作的操作環境這項工作會直接影響到員工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
由此看來,改善危險的操作、困難的操作以及重要工序的操作,營造聲音、振動、溫度、照明等方面均良好的操作環境,追求一種即使是高齡者及女性也能不費力完成的操作規程以及合適的配置很有必要。
在人材培養的過程中,要注重每一個人,要讓每個人的能力發揮在其工作上,并延伸這種能力,在所有的領域中培養專業人材。因此,培養計劃應以每個人為單位目標,針對這些目標持續性地實施管理技術教育及提高技能的訓練,給他們以機會,并針對其結果給予適當的評價。當每個人都感到有奔頭時,就會全體面向一個目標發出挑戰并營造出具有活力的團隊。
一個企業的車間現場管理離不開人,但作為車間現場管理者采取怎樣的一個姿態去對待車間現場管理這件事,才是做好車間現場管理的根本所在,正所事在人為,而態度卻決定了成功與否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