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改善的組織結構
在精益生產中,持續改善需要非常細致的企業管理。工廠管理沒有理論大師,只有實踐大師,而實踐來源于一點一滴的細節。持續改善還需要從組織上加以保證,因此,需要成立專門的持續改善管理委員會。

如圖所示,在持續改善管理委員會中,由總經理擔任主任,副總經理或其他愿意變革的人擔任副主任。常務推進部門負責全面推進或跨部門推進課題,在國內企業中又稱為企劃部或全面生產管理部等。每個部門都必須有先鋒和聯絡員,由先鋒做起,樹立模范榜樣,然后水平推廣,進行跨部門的改善。
全員參與,自主改善
在精益生產中,中高層管理人員應以改善大課題為核心,形成一種全員參與、自主改善的氛圍。改善的課題需要全員的參與,需要個人的提案。改善課題應盡可能從身邊工序做起,圍繞公司的焦點問題。但是,當企業中高層沒有改善課題的時候,員工的個人提案也會無人指導。
改善最開始的時候可以不完全以經濟目的為重,隨著改善的推進逐漸把經濟目標作為一項改善要求,確認其有形的財務效果,經過部門領導的認可后,將事例發表和展示出來,并對當月最有價值的員工進行表彰,過程如圖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最有價值的員工不是工作特別辛苦的人,也不是經常搶修設備的人,而是改善提案最多的人。從精益生產的觀點來看,經常搶修設備是設備管理人員的一大恥辱,讓別人忘記設備管理人員的存在才是設備管理的最高水平。
改善大課題的管理制度

改善大課題管理制度的流程如圖所示:首先選取焦點問題作為改善課題,并提出項目實施計劃,根據一定的評價指標對這個計劃進行診斷。通過問題點的定義和識別,將問題點暴露出來。認識到問題點后,將改善前后的過程記錄下來,帶領員工一起實施診斷。改善完成之后,形成正式報告和標準,根據標準實施控制。在完成成果診斷后,要給改善的課題展示成果的舞臺,使其他人看到改善的效果。
作者:博革咨詢
推薦新聞
蘇州礦山機械領軍企業精益改善優秀成果展現
博革于2021年10月正式與蘇州創力達成合作,簽署精益布局項目,旨在全面改造升級齒輪車間,歷時4個月完成前期規劃,另根據規劃項目歷時1年改造完成,現新車間已經投入使用,并且達到預期目標。 /news/4855.html
博革攜手江東金具設備制造,精益咨詢管理改善促生產
江東金具決定與上海博革咨詢達成協議:由上海博革咨詢為江東金具進行工廠布局規劃和目視化設計工作。項目定位為打造絕緣子行業國內領先、行業標桿的智能化、自動化燈塔工廠。 /news/4866.html
國內PPE行業領軍企業賽立特園區精益布局
博革自2022年起為賽立特提供精益管理服務,助力企業搭建精益管理體系,推動精益化管理落地見效,從而全面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本次項目從2024年10月進駐,經過調研分析,圍繞園區整布局 /news/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