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精益生產方式發展歷程
歡迎您訪問博革咨詢官網!博革咨詢是中國首家整合精益生產/六西格瑪/流程再造的咨詢公司,專注于提供 精益生產、6S現場管理、TPM設備管理、精益工廠布局、專業目視化、精益供應鏈、精益研發、六西格瑪管理等綜合性問題解決方案并負責落地實施。
全國咨詢熱線:021-62373515、157-2153-3189
我們承諾:見效快、易復制,目標必對賭!
豐田精益生產方式發展歷程
因日本財政緊縮政策, 1949年發生大規模的虧損并發生罷工
1950年韓國戰爭, 因需求增加而重生(美軍軍用卡車)。
1951年脫離法定管理后, 社長神谷正太郎的經營方針說明:
1. 緊跟美國, 在3年內追趕上現階段相差8倍的生產性;
2. 不從銀行借錢,如果需要用銀行的錢就不投資;
3. 減少庫存, 生產周期最小化;
1957年當時曾任工廠廠長的大野開始的「超越常識的自主化的改善活動」擴散至Toyota其他工廠。
60年代確立了由大野方式發展出的「如何使企業持續發展?」的Toyota式企業創新方法論(Toyota方式)建立。
1970年代擴散至整個Toyota集團。
1973年作為Toyota生產方式創造者的大野耐一的弟子, 時任社長通過重新整理社內教材「Toyota生產方式」,使之擴散至整個集團。
80年代在日本內各企業聽說后紛紛引用。
90年代歐洲也進行了引用并命名精益生產模式。
95年大部分的先進企業都引用了Toyota生產方式(豐田精益生產模式)。
作者:博革咨詢原創